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强调任何学校、学生及家长坚持自愿原则参加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八个不得”等要求;并明确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严禁收取任何费用。 
 
《管理办法》强调,任何学校、学生及家长坚持自愿原则参加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 
 
“八个不得” 
 
 
一是坚持公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二是竞赛各项工作不得进行委托、授权; 
 
三是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 
 
四是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 
 
五是不得通过面向参赛学生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 
 
六是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 
 
七是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 
 
八是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 
 
同时,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竞赛同步纳入规范管理,加大了违规竞赛查处力度,使竞赛活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下一步,教育部等部门将指导各地认真贯彻《管理办法》要求,加强部门合作,广泛接受监督,对违法违规竞赛坚决严厉打击,切实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行为,助力“双减”落地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