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时刻保持清廉定力
5月13日上午,花洲书院廉政教育基地举行“三贤”铜像揭幕仪式。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顾理,市政府党组成员、卫健委主任程传平出席。市纪委、监委、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花洲书院等单位部分工作人员参加。
随后,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花洲书院内的廉政文化教育苑。
据了解,2016年开始,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在花洲书院原有廉政文化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在范仲淹文化研究会、花洲书院的密切配合下,以弘扬范仲淹“忧乐”精神,建设廉洁干部队伍为目标,利用花洲书院古代园林建筑特色,先后建成与其风格相协调的古代廉吏文化碑廊、廉政文化长廊、双忠亭、三贤阁、“忧乐”文化大舞台等宣传教育阵地。
“这三尊铜像同其他的碑文、图画、警句等,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古代廉吏的典型事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去年我们组织了全市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参观学习。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依托这一平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延伸 → 邓州三贤的由来:
邓州三贤即韩愈、寇准、范仲淹,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韩愈是唐朝人,字退之,祖籍邓州,后迁河阳,官至吏部侍郎,也是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他一生忧国爱民,为官清政。公元819年,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路过邓州时赋诗三首,表达对邓州的深厚感情。邓州人曾建韩文公书院纪念;
寇准,字平仲,为北宋著名政治家,两度为相,为官刚正不阿,敢说敢为,力主国家统一。公元996年谪知邓州,在邓“所得俸禄惟务施予,治郡一以宽慈待民,民甚德之”,后人曾在邓州城旧治内建莱公亭纪念;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参知政事,他一生忧国忧民,为官清正廉洁,公元1045-1049年知邓州,知邓期间,孜孜民事,政平讼理,创建花洲书院,撰写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为邓州的人文历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明代邓州人建三贤祠,内祀韩愈、寇准、范仲淹,由此三人被称为邓州“三贤”。在他们三人身上都闪耀着廉政的历史光辉。
“三贤”铜像的落成
为廉政教育基地锦上添花
丰富了“忧乐”廉政文化教育内容
深化了“忧乐”文化的精神实质
点赞,廉政教育基地约起来
向廉政为民的标杆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