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受出行高峰与持续强降雨叠加影响,邓州市国省干道交通压力骤增。邓州市累计受理“道路破损”类诉求工单48件,其中103省道、328省道等路段破损现象突出。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邓州市迅速启动应急维修机制,围绕“排查-施工-维护”全链条推进路面修复工作,筑牢市民平安出行“安全屏障”。
精准排查,织密防护网络
邓州市构建“热线+巡查+部门联动”三维排查体系。依托12345热线工单精准定位,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专业队伍对重点路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城管部门同步检查排水系统与沿线设施。多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建立动态问题台账,实现从发现到建档的闭环管理。
高效施工,全力抢通保畅
面对阴雨天气,邓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采用“快速精准+见缝插针”组合施工模式。对零星坑槽实施“2小时响应”机制,应急修补队配备移动式沥青热再生设备,确保24小时内修复;严重破损路段实行“夜间施工+分段封闭”,在车流低峰集中修复,同步规范设置警示标志并加强交通疏导。截至目前,已修复沥青路面3.2万平方米,处理裂缝423处,路面平整度指标提升至95%以上。
长效管护,提升治理效能
邓州市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建立三维管护体系:日常养护精细化。推行网格化巡查与自动检测,早期病害处置率达95%;应急处置科学化。构建“雨前预警、雨中巡查、雨后抢修”三级响应机制;智慧管养常态化。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建立路况健康档案,实现病害预警与养护决策智能化。
截止目前,邓州市通过“数字赋能+精准治理”,实现“道路破损”类工单办结率与满意率“双百”成效。下一步,邓州市将持续深化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现代化道路管养体系,推动由“被动修复”向“主动预防”、“单点突破”向“系统升级”转型,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交通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