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架金桥,京邓合作一家亲!

[复制链接]
0
2527
是艾殁 发表于 2019-4-11 08:53:50|来自:河南南阳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南阳
3月30日至4月8日,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市区联动专场活动在北京成功举行。我市受邀积极参加,组织农产品在此次展销会上展销并获得北京市民青睐。
此次展销会依托市区联动机制,北京西城区将会同我市和有关企业建立相关机制,组织机关单位、商超、批发市场、电商企业集中采购邓州农产品。今后还将发挥北京市、区的优秀餐饮企业、老字号门店资源优势,打造科技厨房,将邓州对口协作地优质食材送上北京市民餐桌,从而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
近年来,我市与北京市西城区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双方在商务、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多层次交流,并不断取得成效。截至目前,我市申请并获批项目40个,总投资94775.3万元,使用对口合作资金13294万元。
紧抓战略机遇 工作谋划上高度
2013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丹江口库区上游地区对口协作方案》,2014年5月《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实施方案》出台,2017年10月我市研究出台了《邓州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两地密切交流的方法路径,建立邓州对口协作常态化领导架构,完善京邓对口协作推进机制、双向挂职机制、合作类项目开展机制,加强与对口协作部门的联系,扩展项目合作领域。
探索坚持“五突出” 对接合作有亮度
广泛对接。在与北京市相关部门企业对接的同时,我市注重与西城区进行深度融合,先后邀请西城区政府、发改委、教委、国资委、中关村科技园等单位赴邓调研考察。在高层对接的带动引导下,各街道、各部门主动作为,与西城区街道开展结对协作。湍河街道与德胜街道、花洲街道与大栅栏街道、古城街道与西城区牛街街道签订了全面对口协作框架协议。十林镇也与西城区西长安街道紧密对接,保持畅通交流互动。我市参与对接合作的乡镇(街道)均与西城区对口街道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互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态势和长效的对口协作机制。



会议交流。2018年1月,我国首个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奠基仪式在我市举行,在全国率先打造国家级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项目。2018年5月,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杂交小麦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此次研讨会是京邓对口协作结出的一个重要成果,为我市新时期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揭开了序幕。2018年11月,京豫医疗卫生对口协作工作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北京市多家医疗机构在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建立了北京专家工作室,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同时,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向市人民政府现场捐赠了价值430万医疗设备和远程医疗服务设备,并与市卫计委签订了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健康精准扶贫合作框架协议。

产业合作。把握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分析挖掘并积极对接北京产业资源。深入研究北京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转移情况和招商引资策略,并与北京红都集团、北京祥龙博瑞集团、北京矿冶科技集团等集团、公司探讨纺织服装产业合作及北京有研科技集团洽谈汽车及零部件合作、动力电池原材料基地、汽车后服务合作。围绕主导产业,与北京多家知名高科技公司对接洽谈,顺利引进了国内一流的工业级3D打印企业——北京康硕电气集团,在我市建立了河南省乃至华中地区第一家工业级3D打印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的落地为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先进技术基础。

人才培养。在部门对接、产业合作等基础上,探索建立京邓合作新平台,从人才交流层面开展合作,为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打下坚实基础。成功启动实施“百名人才”交流计划,2017年11月至今我市共选派82名挂职干部赴西城区各对口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任务。广大挂职干部通过在京锻炼,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也展示了邓州干部作风形象,充分发挥了宣传推介、联络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受到了西城区各挂职单位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2018年6月,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彤军带队莅临我市调研指导工作,并召开了北京市在豫挂职干部交流座谈会。2018年11月,我市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邓州市企业家投融资管理专题培训班”,与西城区党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班。此外,还组织邓州市教育、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到北京市及西城区进行短期培训和跟岗锻炼。传经送宝带来了观念的变革,外出培训带动了队伍素质的提升。

项目建设。2018年京豫对口协作下达我市资金3060万元,其中生态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基地种子加工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林扒镇1000亩稻渔水产生态循环项目及十林镇美丽村庄示范工程等4个建设类项目和邓州—西城结对协作项目、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活动、京豫南水北调企业人才合作项目、北京优秀骨干教师巡回讲学活动等4个非建设类项目,各项目均在顺利进展中。
近期,我市已完成2019年对口协作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对口协作建设类项目4个,分别是生态旅游小镇、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科研配套工程建设项目、黄志牧业产业扶贫项目、高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合作类项目1个,为邓州—西城结对协作项目。在对口协作项目支持上,不断与北京市对口支援合作办和省发改委深入对接汇报,协作项目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化,涉及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商品展销、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

大力宣传推介  对外传播有热度
2018年,《渠首故事》在京播出,生动诠释了渠首精神。5月28-29日中央电视台12套播出四集纪录片《渠首》外,于8月6日、7日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四集《中国故事-渠首》,并在西城区西单大街和天桥文化广场连续一周循环播出《渠首故事》,且组织西城区各机关单位、街道及社区观看《渠首故事》和《走进邓州》宣传片,设计制作了纪录片《渠首》光盘,作为外宣品向北京推介。通过多种方式很好地向京城干部群众宣传了邓州的可喜发展,传播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敢于牺牲、为国分忧”的渠首精神,让北京人民进一步了解了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和历史上邓州市为此做出的重要贡献。
积极参与网络宣传,展示城市发展成果。参与“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2018年5月28日,34家中央网络媒体和行业媒体组成的媒体采风团从陶岔渠首出发,途经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探访南水北调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等节点工程,我市积极参与,全力配合,通过媒体展示水源区保护生态环境成果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加产品展销活动,努力叫响邓州品牌。2018年2月由CCTV7《佳七有约》栏目等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优质产品博览会,邓州有30余家企业的100多种名优特产品参加博览会。醒目宽敞的展位和邓州产品的畅销向首都人民展示着邓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增加了首都人民对邓州的认知度。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河南省邓州市对口协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邓州与北京的对口协作逐渐驶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北京对邓州资金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合作不断深入、产业项目合作更加有效、对口协作领域持续拓展、京邓两地关系日渐密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大好势头,特别是卫生、教育、农业产业、干部挂职交流等领域,在南阳乃至河南真正干在了实处、走在了前列。
南水北调架金桥,京邓合作一家亲。如今,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京邓合作必将擘画出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只看楼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